零距离中国野马王
2019-04-12 17:02:09
野马
479
来源:新浪博客——CCTV记者 王少华
CCTV《每日农经》节目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拍摄“野马回归”的节目,我们在那碰到了号称新疆野马王的商界名人陈志峰先生,陈志峰来这里看望他的孩子“宝蛋”,这是一匹他认养的普氏野马。现在已经一周岁多了。主持人云飞跟随小分队去追随五年前放归的野马,我们和王少华一组留下和陈志峰促膝交谈,陈志峰向我们介绍了野马放归和认养的基本程序,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他那传奇叵测的创业经历和曲折动荡的商海人生。
高考数学仅考了1分
陈志峰衣着邋遢随便,胡须浓密直挺,让人想到某个历史名人。如果不是演员高建新提醒,谁也不会相信他的企业家身份,甚至把他和那个赤手单挑四歹徒、只身勇闯哈国国会厅的英雄人物联系起来。在来繁育中心前,他还被这里养马的人盘问了一番。他来这里第三次,养马的老王还是不能认出他来。
1963年陈志峰出生在偏远落后的阿勒泰地区,那里寸土不生,空气稀薄,到处都是荒漠的戈壁,后来他的足迹遍布全球,但家乡依然是他最热爱的土地。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他完全可以在南部或上海等城市安家落业,但他还是停留在了偏远的家乡。为此他还刻意避免了他的“城市血统”。
根据马场主人的介绍,陈的祖父是正宗湖北佬,革命年代牺牲在武汉,父亲1950年从军来疆便在这安家落户;外公又是山东人,年轻时豪情闯关东,一生流浪奔波,外祖母是朝鲜族人,抗联战士。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外祖父和外祖母从南漠河出发一路流亡到西伯利亚途经巴尔喀什湖(他的母亲就在那里诞生),最后才在阿勒泰定居下来。这段历史也许太长了,媒体采访时,这段家族渊源陈志峰很少提起,也只有在这空旷的准噶尔戈壁上,才有心境尾尾道来。
人和马不同,野马杂交后就不纯了,价格也大打折扣,人却可以吸收各种精华,一夜间身价百倍。同时拥有湖北人的聪明、山东人的憨直和朝鲜人的细腻,似乎冥冥中一切已经注定,陈志峰的一生绝不会是平凡的存在。
18岁陈志峰参加高考,惨败而归,历史90分、数学仅仅考了1分,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传奇,这段经历甚至写进了学生的课本,被教育家用来鼓励落后生奋发图强,在网络上也被人利用,杜撰成“新读书无用论”的有力左证。陈志峰很少上网,并不知道这些。现在他的家乡,100名哈萨克贫困牧民的子女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延续着他少年时的梦想,这一切要感谢这位曾失去继续教育机会的野马王。“教育是国家之本 ”陈志峰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阿勒泰地区的孩子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他们的一生,以往,这些孩子将来的命运,不是牧民就是钻工,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教育。
山里来的大记者
高考落榜后,陈志峰应征入伍,去伊犁驻守祖国的西大门。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乡,陈志峰坦言,自己当时并不算个“好兵”,喜欢干点“出格”的事,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然而就是这个“捣蛋兵”,不但多次立功受奖,还全凭自学练得一手书法和绘画的“绝活”。
在部队的3年,陈志峰不但养成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更磨练出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无论扛机枪、当炮长,还是抢险救火,陈志峰都一马当先;无论军事比武、战略演习,还是办黑板报,陈志峰都名列前茅。到1984年转业的时候,陈志峰已经荣立3次三等功并得到20余次嘉奖,在部队期间,他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部队转业后,陈志峰又回到了阿勒泰,组织上分配他到地质队做钻工。这让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文人的陈志峰很不甘心,但军人品格的他只得服从安排,这一做就是整整9个月,周围的工友嘲笑他说,就不要在瞎折腾了啊,人一辈子不就是讲个安分吗。陈志峰心里暗暗发狠,即使是做钻工,也要做出名堂来。野外工作期间,他纵情山水,用心琢磨,最后竟钻研出一套迥异于传统的绘画和书法技巧。
机会永远留给坚持不懈的人,一天《阿勒泰报》对外招聘一名美术编辑,尽管只是份地方小报,陈志峰却把他看成是鱼跃龙门的好机会,第二天,他抱着他在部队和工作时间画的200多副美术作品来到总编办公室,这相当于报社一年的插图量。陈志峰击败所有对手名正言顺地当上了“文化人”。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实在想不明白,一个高考落榜的山里人,也能当上大记者。
但这份激情也没有保持多久,陈志峰的工作是做图片新闻,闷头上班,低头下班后,平时就是打扑克、下象棋,闲得无聊就去喝酒买醉,记者的职业高尚体面,清贫却一直如影随形陪伴着年轻的陈志峰。无论怎么拼命干,最多也就一百多块,在当时饿不着也撑不饱。可繁忙的工作昼夜颠倒,少不了天天吃馒头就咸菜,难道人的一生就这么定格了吗。陈志峰的脑海里不断波涛汹涌:干什么才能挣大钱?
走在全国人民前头
如果能安心做一名美术编辑,现在陈志峰也能是名小有名气的新闻工作者,但天生桀骜的品行注定这仅是他事业的开端,我们新闻界少了一名优秀的记者,但阿勒泰却多了名优秀的企业家,新疆地区也多了名行走的商业文人。
报社当时的基本工资是108块,这在八十年代的新疆地区是十分丰厚的,但生性豪爽的陈志峰却常常挥金如土,请朋友和同事吃饭,两顿饭下来便袋中空空,常念叨“千金散去还复来”,但要来却还要等上二十多天,为了贴补家用,他不得不出卖些手艺挣点零花钱,主要是为政府和一些商店写门牌,写一个50或100元,一个晚上就搞定了。遇上有哈文或维文不会写的,他就给朋友一包烟,让他们写出来自己再一笔一笔地描。一个商场干20天加班,也能挣上700~800元。
报社里工作的再勤奋,工资不会涨多少,但做门牌,全凭本事挣钱,陈志峰的心思活络起来,开始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半年内他开了一家华侨酒家,既供应餐饮,又卖外烟,生意十分红火。在当时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做酒家能做好的实在不多,陈志峰很轻松就做到了。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报社准备搞个美术图片社,主任问:“谁愿意干?”“我干!”陈志峰几乎没多做考虑就脱口而出。“你干?好!每年得向报社交1万。”主任的话掷地有声,陈志峰也干脆得毫不含糊:“没问题!”
君子一诺千金。不就是交1万吗,写两千个门牌就能办到,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对经营管理一窍不通的陈志峰就这样冒险跳下了深不可测的商海。不管是先当马仔给老板跑腿,还是后来自己做老板,陈志峰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凭勤奋和悟性,陈志峰虽没挣多少钱,却熟悉了经商的门道,积累了下海的经验。三年后,陈志峰痛下狠心:辞职!
2004年《商界》杂志采访他,他回忆起当年这段往事,显得十分动情,当时采访他的记者是王福生,“在这是1990年,全中国都在梦想致富的前夜。”而陈志峰可以说走在了全国人民的前头。“我算是下海比较早的,当时也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就是想多挣点钱娶媳妇。”很单纯的一个想法,却铸就了他将来辉煌的人生。
野马商场
从《阿勒泰报》辞职后,陈志峰带着东凑西借的2万元,专程赴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考察。改革开放热浪滚滚的南方,商风劲吹,使陈志峰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大开眼界。待回到仍然清冷闭塞的阿尔泰山地,他早已像荒漠上散落的野马,奋蹄撕鸣了。
为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维,陈志峰带着借来的3万元钱,南下海南、广州、厦门、石狮等地考察,一路走下来,收获倒也颇丰,但陈志峰一翻口袋,3万元只剩下了6千块。要想做销售是不行的了,陈志峰脑筋一转,提出搞联销,厂家出产品,自己出场地和宣传费用,有了利润再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厂家正愁产品不好卖,加上对新疆人的特殊信任,就说行,很爽快签了合同。有了供货保证,陈志峰连夜赶回阿勒泰,并赶在一个月之内开办了自己的商场——野马商场。
陈志峰开办了野马商场,也为他博得了一个“新疆野马王”的称号,他把他的两个兄弟也都号召起来,决心一起将这份事业做大做强。野马商场在当地隆重开业后,成为了当时整个新疆的特大新闻。他以他丰厚的美术工地,将从外地采购回来的千奇百怪的石头,装饰,壁画,壁纸把整个商场打扮的奇形怪状,引起许多人的非议,当地政府部门找到他,你做生意就做生意,为什么要瞎折腾,他说,不瞎折腾能做生意吗。两天后,当地政府迎接哈萨克斯坦客人来恰谈生意,这些哈国人被引到野马商场一看,很快就被商场内丰富多采、五花八门的世界所吸引,当场就定下价值百万美元的业务。
在阿勒泰做得顺风顺水之后,陈志峰便想如何将企业做大。1992年春节刚过,陈志峰把这几年经商的全部积蓄买成近300万元的工艺品和百货,然后再向朋友赊了40多万元的货,兴冲冲地跨出了国门。那时,他完全不知道,前面等待他的不是大把大把的钞票,而是一个被利欲扭曲的——噩梦。由于合作伙伴的背信弃义,他第一次远征中亚便惨遭重创,300多万投入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勇闯国立大会
境外的合作伙伴是东哈州的国立大学。按照事先签署的协议,陈志峰负责组织货源,校方负责提供场地,产生的利润按七三分成。然而当陈志峰倾其所有将货品摆上柜之后,对方反悔了,要求利润分成倒过来,把大头留给他们,陈志峰只能分得其中的三成。陈志峰当场就傻眼了。
合作伙伴背信弃义,陈志峰的内心充满了沮丧和挫折感。他意识到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几百万亏个精光不说,中国人的脸面也没地方放。他满腔悲愤地四处奔走,最后却收效甚微。无奈之下,陈志峰独闯校方理事会,据理力争要对方执行合同。在商场正式开张的那天,东哈州的州长亲自到场剪彩,陈志峰作为到场的惟一中方代表,再次强烈要求哈方按原来的合同执行,否则便不剪彩。在这样的情况下,校方终于答应陈志峰的要求,回到最初的协议框架上来。
尽管从法律条款上挽回了自己的利益,但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商场的产品走得很快,但赚回来的钱却并没有回到陈志峰的手中,因为财务大权被校方人员一手把持。不仅如此,前苏联解体后,卢比迅速贬值,原来的1元钱现在只剩下不到0.16元。如果再这样耗下去,等待陈志峰的将只有死路一条。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关键时刻陈志峰显现出了他的睿智和魄力,他故意调高产品的售价,让货物卖不出去,然后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向校方提出退货。这样至少有了部分货物在自己的手里,总算减少了一些损失。然后他开出一张支票(陈志峰不能提取现金,但可以开出一定额度的支票)到一家商贸行购买了4台推土机,要他们送到口岸上。国内的买家他已经联系好了,只要一过境,就有几十万的利润。
随后传来的消息更让他心灰意冷。商贸行将4辆推土机送到口岸后,另一位中国商人在陈志峰原来的价格上每辆加了5万,把它提走了。推土机没有了,陈志峰赚回一笔的希望落了空,去找对方退款,对方仗着在当地颇有势力,便强占着不给。陈志峰急红了眼,提上两把菜刀就去找商贸行的老板。一进商贸行,他立即把门反锁,三步两步冲上前去将刀架在身高1米95的老板脖子上,说:“今天不还钱,4台推土机要你4个手指头!”见这阵仗,老板只得乖乖地将钱退给了他。不久以后,这位老板出任东哈州政府的一个要职,但从此对陈志峰十分尊敬,每次见面,总会竖起大拇指对他说声:“中国人,好样的!”
从一无所有到身价百万,陈志峰花了整整三年,但再从百万富翁到一无所有,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1993年底,陈志峰第一次尝到了从百万富翁到负债累累的滋味。面对周围陌生的面孔和异国漫天的风雪,陈志峰的内心一片冰凉:我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野马奔腾
陈志峰东从东哈回到家,没有告诉妻子在外的情况,他匆匆得看望了熟睡的女儿一眼,就离开了家门,他的女儿佳在年前出生,还不到一岁,这是最需要父亲疼爱的时候。他想起那荒漠里的野马,野马即使奔跑,也永远是成群结队的,而他却是孤独得奋战,想到着,这个北疆汉子就泣不成声。
从野马商场勉强抽出8万元钱,就只身再往东哈。有了前一次的教训,陈志峰这次学乖了,要求哈方把毛皮、水泥和废旧金属运到口岸上,自己再用相应的白糖和成品油换。说妥之后,他只身南下江阴、上海、无锡等地,和国内几家大型的纺织厂签订了合同。就这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陈志峰用这种最原始的以货易货的方式为自己赢得了翻身的机会。
总结成功的经验,陈志峰觉得这正是桀骜的野马精神体现,而做贸易和做实业不同,讲的是对机遇的把握,就是一个快字。只要是稍一延误,机会就成了别人的。陈志峰带着几个部下没日没夜地验货装货,困了,就躺在羊毛包上睡一会儿;饿了,拿出黑面包和着雪水吞.....这样做了几个月,陈志峰踏遍了异国他乡的农庄,人累得掉了几层皮,终于从生意的低谷爬了起来。还清前面开商店欠下的朋友的钱,还有200多万元的利润。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失去头脑的冷静,出色的商人无时都在寻找新的机会。1997年,中国政府积极加入世贸组织的呼声再起,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趁机对中国外贸设置种种壁垒,皮毛生意为主的陈志峰不得不考虑新的出路。朋友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淘金。探险和刺激让陈志峰一意独行,带领上千人和近百台大型设备……虽然淘出了100多公斤黄金,但陈志峰还是赔了几百万元。“民工和机械的费用工资分文不能少!”陈志峰说愿赌服输,认了。就象做贸易,靠的是时机,但做这个,便是投机,对于长久的产业来说,投机分子是不会有好的发展。
一年后,陈志峰出人意料地拿下吉木乃口岸占地33亩的01号货场,同时建立起一支300多人的装卸工队伍。这个货场已经连续亏损多年,遍地长满了野草,早就无人问津。陈志峰的此番出手,人们惟一的解释是“他疯了”。但很快人们就发现陈志峰“捡”了一个大便宜,货场不但为他的边贸提供了仓储基地,节约了大量的流通费用,对外收取的货物代办费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1999年初,边贸局势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变化,中国有色金属的期货开始上涨,外贸市场开始回升,巴克图口岸暂时闭关后吉木乃口岸的进出口货物量倍增。而野马申办已久的铜铝核定经营权得到国家经贸部的正式批复更是让陈志峰兴奋不已。他迅速将10多个人分成3个小组,分别远征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干达、巴吾拉达、谢米巴拉金克斯等州市,开展有色金属进口贸易。与此同时,陈志峰大胆地在哈中部、南部、东部建立办事处,两个兄弟及一批跟野马多年征战的大将全力以赴地寻找货源天天发货。迅速扩大了野马公司的知名度,夯实了和哈方长期合作的基础。1999年,陈志峰在大彻大悟之后终于尝到了全线飘红的滋味。这一年,野马仅铜铝进口一项,贸易额就高达1348万美元。
经过太多的风风雨雨,陈志峰终于一飞冲天,成为欧亚桥头堡新疆(含兵团)外贸口的老大——2003年,他旗下的野马实业有限公司贸易额突破3.2亿美元,独占阿勒泰地区99%的外贸进出口额。
2004年,野马公司又在哈萨克斯坦开始大批量组装、生产电冰箱和冰柜,已经陆续进入中亚各国市场。在鏖战中亚的同时,陈志峰和他的“野马”还雄心勃勃,南下羊城,通过“广交会”将阿勒泰山地特产的奶花芸豆,加工出口到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和南美诸国。而在乌鲁木齐建立两条组装学习机、PDA等电子产品生产线,又是陈志峰向高科技领域进军的新起点。
和宝蛋在一起
陈志峰现在已经不用再向以前一样跑国境了,他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妻儿,他的女儿已经上中学,在她最需要父亲的时候,陈志峰却在遥远的邻国忙碌,去年,他的小儿子陈千野出生,他冒着大雪带这千野到野马繁育中心给他认养了宝蛋。
陈志峰小时候经常在戈壁滩上看马,外乡人到新疆看的是戈壁,戈壁上的人就看马,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和梦想,希望野马的精神能够感染到他幼小的心灵。
在陈志峰的眼中,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是野马的行动准则;野马只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才能生存、才能抵御弱肉强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一样——只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才可能拥有强大的活力、不驯服的精神、强健的体魄、优秀的群体精神;吃苦耐劳的特性。
陈志峰现在有时间在他的工作室里创作了,在野马公司的办公楼,走进他的办公室,经过梳洗打扮后的这位中年人重新走到我们面前,原来,洗去风尘的野马王,本来面目竟如此潇洒英俊。